燕子衔泥

新生活刚刚开始,过惯了“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他和一直有妈妈照顾不知柴米油盐价的我刚刚开始明白生活里多了一个人意味着什么。磕磕绊绊的如婴儿学步。。。摸索着试图找出合理的日常规律。

密敲敲打打一阵,厕所里林林总总的浴巾,擦手巾,和浴袍就都有了自己的领地;厨房里土黄色的棉手套棉锅垫围裙袖套也都挂了起来,这个小公寓才开始有了家的味道。昨晚回家看到从妈妈花园里拖来救急的老桌子上铺了美丽的花桌布,一盘香味扑鼻的鱼香茄子盛在刚买来的深蓝色日本磁盘里,松花色的大瓷碗里是清淡的排骨萝卜汤,方方的咖啡色小碗里是米饭,白色带着一抹淡绿的汤匙,和黑色带了银色包角的筷子安静的排好。窗外是万家灯火,看得到远处的海湾。我们的小厨房里有温暖的昏黄。

周一晚上回家路上去订了周末看中的家具,周末被告知缺货的沙发床居然被他们从仓库里淘出最后一件,加上大衣柜和两个书柜,说好今天送到。密的大小近二十箱的书籍衣服各式家什已在昨天抵达湾区,网上查来说是会按时在周四送到。估计这剩下的半周加上周末都要留在家里组装家具开箱安置密的宝贝了。还要去把周六在“斯堪地纳维亚设计”( Scandinavian Design)看中那个L形状的办公桌拉回来。

小公寓终于将不再空空荡荡,在屋里讲话应该不会再听得到自己的回声。大件家具安置好之后,接下来就该是添置小桌椅,墙上也不能再空着了。。。

刚刚在电话上妈妈说要给我们找一盆香茉莉,挂在阳台上。她说你们这真是像燕子衔泥似的建一个小窝,一点一点的来。

苦乐自知,呵呵。 🙂

全美国人民都在减肥

最近非常流行的减肥计划叫“阿特肯”(Atkin Diet)。是阿特肯医生发明的。去年阿特肯去世后,这个特别的减肥计划又起死回生大受欢迎了起来。连美国发现疯牛病的消息都没有减弱全国老少吃牛肉的决心和行动。

这个计划的中心思想是可着劲儿的吃高蛋白食物,而碳水化合物却一点不能沾,或者每天的碳水化合物进量很小很小。专门网站上说这种减肥计划之所以成效显著,是因为我们的身体先消耗碳水化合物,再消耗脂肪。如果身体里没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那么身体就只能消耗脂肪了。而我的几个同事的解释却好像更可信些。他们说,严格遵守这个减肥计划的人基本上在两个礼拜之内就能减少十到二十磅的体重,其原理是因为大量的脱水。碳水化合物在我们的身体里起着储水器的作用。所以最先掉的体重其实都是水。一旦参与者开始吃碳水化合物,这些体重几乎立刻就会长回来。

周末的农贸市场(Farmer’s Market)里,新鲜面包摊子前可以罗雀。大家的冰箱里塞满了冻鸡牛排。水果也成了受冷落的对象。Subway三明治连锁店也推出了”low carb”低碳三明治。连公司食堂里包我们午餐的南朝鲜小馆子也打出了”0 carb” (碳水化合物含量为零)的菜单。那天在收音机上还听到今年在拉斯韦加斯的零食交易大会上,最新产品是豆片(Soy chip),也是0 carb,但是连推广商自己都说干巴巴的实在是没有味道。

同事Jennie说她也许可以不吃肉,但是绝对无法不吃米面水果。那我更没用了,是二者皆不能少的。不过减肥于我们是不可思议的,我们两个是公司食堂里有了名的“猪”,公司中午的自助餐,我们两的盘子都是满得冒尖,五大三粗的男同事都对我们的能吃佩服的五体投地。最可恶是这么个吃法,到了下午四点,喊饿的还是我们。:((( 民以食为天啊,我们都是很听老祖宗教导的中国孩子。嘿嘿。

据说阿特肯生前也是超重的大家伙而且屡次减肥无效。看来也是神医不能解救自己啊。

在新家上网

上周一电话开通,周末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想从位于走廊的总电话线里分处三个头,卧房,书房,和客厅。结果发现这老房子的电话线都和家里妈妈给我示范时不一样。家里是四根细细的彩线进来,一般只有红绿或者红蓝两条线上有电流,各自接在作为两极的螺钉上。只要在这螺钉下再固定两条新线,很容易就分出了新枝来。我们这老房子的电话线盒一打开,居然是两根粗粗的包着石棉和粗纤维的主线,和另外两根红绿细线各压在一个密封半透明的硬塑料模板里。试图把这密封模板撬开时,两条石棉纤维包着的总线居然断在里面一截,吓得我出了一身冷汗。折腾到凌晨方才勉强接通了书房的那个分机。

周一在办公室上网找寻这种老线路的介绍,担心会影响接通宽带时的质量。研究了半天也没找到多少太有用的消息。

今天宽带第一天开通,回到家自己按着连接手册,把宽带猫安好,电讯公司寄来的光碟往笔记本里一放,点了几个“下一步”的键,居然很容易的就连上了。速度还蛮快的。把刚从网上掏来的无线路由器(wireless router)也连接好,在笔记本里塞了无线卡,舒舒服服的躺在床上上网了。开心ing.

记几笔流水账:
– 盛夏般热了这两个星期,从上周末天气预报里就在威胁要下的雨,今天终于落了几滴。空气清新。爽。
– 中午老板请客,大家跑去一家意大利馆子大快朵颐,半个桌子喝酒半个桌子喝水,喝水的这边神闲气定的讨论唐纳-创普的电视系列片《学徒》;喝酒的那边手舞足蹈的在做魔戒新解。只听通拉丁,爱古希腊文的汤姆高声道来,Frodo和Sam啊,那根本就是gay啊!笑倒一桌人。
– 奔波于老家和新家之间,每一程我的小白车都塞得满满的,到了再一趟趟的都搬上四楼,依次收拾好,屋子居然还是空空荡荡。觉得这小公寓像个大肚子怪兽,阿乌阿乌的可以吃不少东西还不见胖。正自得意着,桂嘿嘿一乐,等你搬家时它们再源源不断的冒出来,那时你才会体会到东西多的苦处了。。。
– 掏到一盏小台灯,灯座是瘦瘦的瓷瓶,咖啡黑的底子,随意写着些米色的小楷。瓷瓶下是一个小小的铜座。灯罩是细细的倒垂的喇叭花形,也是米色。台灯光里的卧室一下子温存了起来。怪不得有朋友说他的房子里绝对不用任何吸顶灯。从天花板上照下来都一律是硬硬冷冷的感觉。有道理。

重读三毛

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一直是我的最爱。看她在沙漠里一点一点建一个美丽小家出来,心里又是佩服又是向往。印象深刻的有她家里用包棺材的大木板做的各式家具,铺着彩色条纹沙漠麻布的大沙发,废弃的轮胎做成的“鸟巢”,沙漠里捡来的深绿色大水瓶里插了怒放的野地荆棘“痛苦又诗意”,自行车内圈从房顶吊下来的风动装饰在空间画一个弧线。坟场里神秘老人刻出的鸟和人脸。这些细密的文字伴我走过了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少年时代,经历了这些岁月后的今天,刻在记忆里纹路依然清晰可见,呼之欲出。

她的生命和故事都是如此的灵动饱满,宛如春天的花树,喜悦无比。如今再读竟又是一发不可收拾的手不释卷。。。

一个奇女子。

留作业了。。。

《战天京》这书,你们可有谁看过?还没有去这边的书店里淘。刚刚看了一片书评:江湖客栈里的身是客写的,很好玩。《战天京》—-伯牛之牛!

所以呢,有时间有心清在找历史书看的同学,麻烦快去看了来写读书笔记啊!:)))
Jean这边先谢过了。。。要是好看呢,我也去弄一本来瞅瞅。嘿嘿。

搬了一半的家。。。

说到敲门新家里是那种小公寓楼,来客人在门口按门牌号的电铃,电影里看到的都是有对话的功能,你在家听到门铃大响,对着个话筒大喊,谁呀?楼下的客人就说,哥们儿,是我开门。你就按个按钮,楼下的大门兹兹兹的就开了。可这房子的门铃居然是没有话筒的,而且声音大的像火警。我又不想跑下四楼去看是谁。我们的窗户又不对街,不能开了窗探头去叫“谁呀?”。还没有想出对应方法来。幸好昨天只有来帮忙的桂和马修夫妇两个,和Macy’s来送床垫的工人。所以差不多时间对了,听到门铃就开门。很不安全呢。看来以后要和朋友讲,到了门口打电话进来再开门。可是要是邮递员或者UPS呢?:(

阳光灿烂的一个周末,昨天下午在空荡荡的家里和桂一起组装一张宜家买来的折叠桌子。搭好桌子,就座在桌边喝茶吃妈妈早上在家里烤的Brownie(巧克力松糕),看着西斜的太阳在白色的罗马窗帘上画小小的窗格子。可以感到时间从指间流过,缓慢而惬意。房东太太选的两款窗帘我都中意的很。卧房里是很戏剧化的白麻布落地帘,帷幕一般,客厅和书房都是简单的白布帘,初看很不起眼,下午两点那久闻大名的西晒开始了,方格子的窗框被阳光画在白布帘子上居然是光和影的游戏。煞是好看。。。

收拾停当,我们走路去了离家两条小街外的金门公园。樱花居然已经开了!尚未盛开,再等两个星期就该是美轮美奂了。走过幽静的参天老树,宫殿般的玻璃花房,热闹的网球场,远远的循着非洲鼓和歌声来到沙隆草坪(Sharon Meadow),加入晒太阳下棋溜狗看书的人们听了会儿鼓,看穿着比基尼的PLMM踩高跷,有古铜色皮肤和大片刺青的年轻人耍大旗。。。

傍晚时分去我们喜欢的Betelnut里吃晚饭,路上看到在那家叫Clay的小电影院在放那部叫”Monsieur Ibrahim”的电影。桂跳下车从街边的报箱里拿了份免费的旧金山娱乐指南。翻到电影的放映时间,决定去赶七点那场。讲一个巴黎小男孩和来自土耳其的穆斯林老人间的友谊。巴黎的小街总是让我想起北京的胡同,而伊斯坦布尔的林立的清真寺尖顶从雾蒙蒙金色夕阳里逐渐清晰,我的心啊,感动的飞了处去,“要去!要去!”

因为昨晚并没有准备立即入住。晚饭后桂和马修把我放在家门口,我上楼收拾一下准备离开。扔了垃圾,细细的检查了门窗都关好,窗帘拉上,拿了大包小包,站在走廊里很久很久,居然有些舍不得。。。

算命算命!

算八字.
好玩的很。
算出来原来我五行缺土,所以该做花匠才对呢:

* 春、夏、秋、冬四季交接之时段较走运
* 丑、辰、未、戌月和牛、龙、羊、狗年运气较好
* 上午二点、八点左右和下午二点、八点左右都是吉时
* 起居环境和气候不要太乾或太湿
* 睡房在房子的中间较好
* 办公桌靠房子的中间,有助工作效率
* 吉祥颜色是棕黄色
* 室内装璜用棕黄色系统
* 穿衣用棕黄色系列,带古玉很不错
* 开棕黄色车子较平安易发财
* 勿常担心事情,太多虑
* 吃些甜点,注意消化系统、脾、肌肉
* 多做园艺、露营、走路等户外运动。下棋、宗教场所都好
* 和土有关的工作较容易

面向大海,春暖花开


下周日就能拿到新家的钥匙了。照片里最右面那栋浅棕色的小楼,我们住顶层。每层两户人家,我们的屋子不面街,所以不在照片中,但是和照片里的顶楼公寓一式一样,一排玻璃窗圈起的小阳台。向西。可以天天看晚霞,呵呵。按中国的习惯,向西的房子会很热,因为西晒。但是旧金山的阳光是弥足珍惜的,温度又是终年停在华式50-60度左右,西晒应该是好事才对。住住看看吧。妈妈已经许给我了好几盆大叶子植物,喜欢阳光的它们可以撒了欢儿的长。且看我有没有本事把妈妈的宝贝发扬光大。。。

乡下老鼠终于要进城了,期待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