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在网上逛,看到以前写《最冷的冬天是旧金山的夏天》那女孩又写了长篇,叫《青涩摇滚》。一打开,就没停住。一口气看到凌晨才发现还在连载中!看到第157部分啦,还没完。郁闷。草草睡了。今晚把旧金山那旧文又看了一遍。当年是一天天追着看的。现在一气呵成的看,感觉好很多。真爱总是感人的吧。本来呢,每个人回首都有那样的故事。好好的写出来,不赚人眼泪是不可能的。现在再看她的新作,觉得这个吴越有可能不是one-hit-wonder呢。里面的人物家庭故事都很丰富,照这个路子一篇篇写下去,可能和亦舒又一拼的。不错。:)
Monthly Archives: September 2006
关于陈LY的报道 (更新)
在泡网看到转贴的《纽约时报》评陈LY案。
没有很仔细地跟踪这个事。但是在各处博客和朋友转来的邮件里看了个大概。感想有二。一是这件事还算是比较公开的发表而且好像也没有阻止大家讨论(至少还没有看到那个论坛到了要删贴的地步)算是一见新闻透明度的好事?二是想到河殇里一个片断,刘少奇死去时的小黑屋里面,头发据说很长很长。话外音说如果一个国家的法律不能保护一个普通公民,那么它也无法保护它的主席。《中国农村调查》里提到那个地方恶霸说,你以为中国会象美国连总统都能被带上法庭受审?这里的法制还是我制你。
嗯。确实。
-----
2006-10-04
这里有两篇跟踪报道,纽约时报那个很值得一读:
法新社,纽约时报点评
鞋子!鞋子!
欲望城市里的凯芮曾经为她的鞋子向当街抢劫的家伙求情,“你可以拿走我的芬迪B包,我的戒指,我的表,可是求求你别抢我的Manolo Blahnik!” 后来凯芮把自己所有花在鞋上的钱做了统计发现如果这些钱没有变成鞋子,她已经可以付买房头款了,这可是在曼哈顿啊!她的Manolo Blahnik每一双都至少400美刀。疯了不成?
两周前在拉斯维加斯的Manolo Blahnik店里看到这些标价3500美刀的鞋。兴奋的拍照。可是怎么看都不值那么多钱啊。都可以买一部二手车了。
对Manolo Blahnik这品牌撇嘴撇了这么久,直到昨天才发现也许。。。也许。。。这个牌子贵得有它的道理。因为好像可以称作现代艺术了。:)
昨天桂给我发了一个国家地理杂志的文章连接(连国家地理都开始研究鞋子啦!):高跟鞋。里面有这只鞋。。。真可谓美轮美奂啊。Manolo说,“这只鞋子的灵感来自凯瑟琳大帝。”
It is a glorious fantasy of silk brocade, velvet ribbons, chinchilla: lush, powerful, yet fragile.
这是一个光彩夺目的童话,由锦缎,丝绒缎带,栗鼠皮制成的童话。华美,强大却又脆弱。Politically correct or not, there is an irresistible urge to pet this shoe; put it on a leash; take it to bed.
不管是不是让动物保护主义者皱眉毛。这鞋一看就让人忍不住想去摸摸它,套上跟链条,抱上床宠它。
然后,就不小心看到了 Manolo 的水彩设计图,每一副都那么美,比真鞋要美。而且三十年的积累啊。爱不释眼。
也开始明白为什么麦当娜会拿Manolo的鞋和sex做比较。真的是很性感的设计啊。
这里 有我能在网上找来的 Manolo 的所有水彩设计图。
更棒的是,Manolo Blahnik 从1971到2003一百多幅彩图都收集成书了
manolo blahnik drawings.
大大不妙的是,和这些美图相处了一个晚上之后,早上起来发现几乎自己所有的鞋子都面目可憎。呜呼哀哉!如何是好!:O
新食堂 - 达帕斯西班牙菜式
这个礼拜公司又开了两间食堂(分别是第十,第十一间)。现在差不多全公司每座楼都有一个食堂了。两家新食堂其中之一竟然是达帕斯菜式!(Tapas) 高兴坏我了。有点象广式茶楼的点心,一小碟一小碟的,有中文网站把Tapas翻译成下酒菜,倒也有道理。在西班牙,这种菜式好像确实用来下酒的。在美国就变成高档餐馆了。叫它六七碟来吃,虽然每碟价钱比其他餐馆少,但因为量小,一餐吃下来很少低于三四十美刀的。再加上酒水,五六十每人是很正常的。
这间“食堂”的自我描述如下,好像比城里那些达帕斯餐馆还要有趣因为它准备博众家之采不只限于西班牙那些原汁原味的菜肴。
Pintxo – 发音如‘品筹’ pin-cho,有一小撮“西班牙” (espanol)的意思。 在这里你会见识到比较前卫的美食概念。因为我们准备把达帕斯这个菜系发扬光大,把全世界的菜系都包容进来,用小碟菜的方式展现给你。我们先从西班牙的卡特来那地区的根本菜开始,带你体验意想不到的高峰之佳肴风景!你的味蕾将要踏上云霄飞车。。。准备好了么?我们推荐的“战术”之一是带一帮你的朋友来,分头排队,各取小碟若干,然后在既定桌位会合,开个百家宴,一同分享。
第一天是西班牙卡特来那(Catalonian)地区的菜式,第二天:法国小岛克西卡(Corsica)地区,第三天:法国南部和西南部。我到了第三天才记住了带相机来拍照留念。
软壳蟹和辣椒凉汤
邻近西班牙的法国巴斯克地区(The Basque country)喜欢用艾斯普莱特辣椒(Piment d‘espelette)来调味, Espelette是法国西南部一小镇, 以其辣椒闻名。这个汤就是用了这个辣椒做成,另外加:
半个用意大利佐帕玛森起士(Parmesan-Reggiano) 裹了脆炸的软壳蟹,
加州特产斯特劳斯牧场制的柠檬酸奶,苏美克叶子(Sumac, 漆树?盐肤木?),
黄色番茄丁酱, 九层塔 (Basil infusion, 这个infusion 不知道怎么翻译,煮过九层塔的水?).
软壳蟹很好吃。虽然这些调料看起来很豪华,汤反倒一般了。
达帕斯冷盘
炸芋头片儿,麦粒儿,腌豆角,鹅肝酱,
烟熏鲑鱼拌茴香色拉,外加:Braeburn (美国一种苹果,以味香清脆出名)青苹果,开心果,和柠檬酸奶
烟熏鲑鱼味道尤其出众。
上等金色安格斯牛排*
香脆炸葱波多尔酱汁Bordeaux Sauce with crispy shallots
角上是我另拿的几块甜点:
玫瑰水棉花糖(外脆内软,而且不甜腻,好吃)
糖汁浸泡的黑浆果和杨桃片
牛排鲜且嫩,这个酱汁尤其特别。有很浓的果味,异常清爽。完全是意料不到的一种惊喜。味蕾经这酱汁一过又清爽无比,再吃牛排,不会觉得过稠过重。绝配。
*其实是Hanger Steak, 不知道这个Hanger怎么翻译?反正就是牛肚子下面比较嫩的一块肉。
柠檬汁调味燎烤鮪鱼片
烤松子,柚子油.
非常喜欢这个菜。鱼片周围沾满了辣椒片,鱼片的鲜和辣椒的辣,妙极。
帕塔鲁马农场鸡肉松露酱奶酪通心粉(Chicken Truffle Mousse Canneloni)
鸡冠鲜菌白奶油酱汁(Trumphet Mushroom Beurre Blanc)
这道菜有点其貌不扬。可是口口鲜美,味道好极了。那个蘑菇百奶油酱汁味道很鲜,肉酱和蘑菇及外面裹的通心粉质感同意,吃到嘴里好像蛋糕的层次。通心粉的质感略微劲道。好吃好吃。
整个一盘看起来象艺术品呢。能天天吃到这样豪华的免费午餐也算是三生有幸了。:)
在这里看大图。
克谭岛上的开荒人
最近在废寝忘食地“玩物丧志”。此物是个叫“克谭岛上的开荒人”(Settlers of Catan)的游戏。大家在岛上造路盖村庄建城市,最后比谁先拿到十分。所有资源来自自己房子周围的地。不同颜色图案的地出不一样的资源:麦子,羊毛,铁,砖,树。造路需要一份树一份砖;造村庄需要一份麦子,一份羊毛,一份树,一份砖;城市只能在建在已有的村庄基础上面,再加两份麦子,三份铁。建一个村庄得一分,建一个城市得两分,建了岛上最长的路可以得两分,等等。大家轮流掷骰子,出了那块地的号码,那块地上就产东西,如果你恰好在那块地上有资产,比方村庄,或者城市,就有收获。每个村庄收获一份资源,每个城市收获两份。
因为这个游戏需要最少三个人才能玩,所以桂和马修招兵买马把我招了过去。所以从劳动节长周末开始,我们就在齐心协力地合作,有一次还把羊妈妈拖下水和我们一起玩到半夜才散。
刚开始玩,我兴致盎然地等着收获,然后用手里的剩余资源和大家做买卖,坑蒙拐骗地一条路一座房子地建立家园。等到马修宣布挣满了十分,我才如梦方醒,原来游戏的目的是挣公分儿!好像更喜欢地是过程。一块砖一把麦子的揽在怀里数来数去的成就感真好。桂的拿手好戏是建她的沿海风景大道。后来大家变得凶起来,开始四处招兵买马收集土匪(一把麦子,一张羊皮,一块铁可以买个土匪),交易换不来的资源就去抢。这个克谭岛变得生动血腥起来。
劳动节长周末的照片在这里。倒也过得很热闹。其实花时间最多的是玩这个游戏,居然忘了立此存照。下周末吧。:)
《白鹿原》和 Pragmatic Ajax
八竿子打不到什么关系的两本书。最近连着看完了。都差不多是日以继夜地在看。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
都很喜欢。
《白鹿原》
讲西安城外渭河平原上一个小村庄里两家人的故事,从清末讲到文革。文笔好,语言好,内容也深。因为最近在想中国现在的飞黄腾达和丢在历史里面的那些本应传承到今的文化。看这本书想得最多的就是文字里透漏出来的那种深入骨髓的文化。想它的好和坏,想它的失传的好和坏。。。
Pragmatic Ajax
一直对AJAX这个新东西有点敬畏和向往。但是一直没什么动力去琢磨。直到看到 Google Reader 那个可以嵌在 Google 个人网页 (http://google.com/ig) 网页上那个模板才一见倾心,并且开始手痒。非常喜欢这个简单干净又漂亮的窗口界面,点一个最新更新的博客连接,它就悄无声息地打开这么一个简洁的窗口,随着内容多少它会自动收缩,而且窗口的小箭头都是正确地指向“发源连接”。点一下窗口以外的任何地方,它就悄悄合上不见了,好像善解人意的小狗一样。乖得很。
先找了w3schools.com上的小教程翻了一遍。大呼上当。闹得这么凶的Ajax原来只是一个包装而已。里面的东西统统都是旧汤水:javascript, xml, css, behaviour, xmlhttprequest. 同事借给我他的书,Pragmatic Ajax. 一看居然会放不下。主要几年前刀架在脖子上去把那个项目拼出来时,磕磕绊绊学会了用javascript。很多连蒙带猜地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地方。这本书三言两语给点透了。很畅快。也讲了为什么Ajax会这么红火。主要是给网络编程提供了一个可以和桌面编程里面一样丰厚的UI功能。要做得好看,还是需要功力的。书里介绍了几个框架和Library: Prototype, Script.aculo.us, SAJAX; 一些编辑debug工具 MochiKit, 各个浏览器(Safari, Firefox, IE)上的DOM Inspector; 还有一个新东西JSON–听上去简单又好用而且快(比解析xml要快多了)。
收获甚丰。两本书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