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买好了房子,下周搬家. 等不及要住进去. 想到那句电影名言, 当你遇见可以共享余生的人,你会希望这个余生越快开始越好. 我们现在也差不多是这个心情. 拿钥匙当天,香槟喝的脑袋晕乎乎的,就开始挂客厅的麻布窗帘了.
今天把卧室的窗帘也挂上了,看它在午后阳光里随风飘起来, 心里充满了喜悦和安然. 后院有一棵大大的柠檬树.还有一个可以看夕阳看滚滚大雾的阳台. 有一个加了玻璃屋顶的小小中庭,阳光里十分有暖房的感觉,妈妈说要帮我在里面种满兰花.
1.
从一月下旬马丁路德纪念日那个周末开始动了买房的心, 之后开始周末去看 Open House, 看到三月初想买海湾边的公寓房.跟建筑商讨价还价打持久战,那时真的以为是一定会买那套面朝海湾,有大玻璃窗,可以每天看着蓝色海湾醒来的房子. 做了大量的研究,把旧金山未来十多年的建筑规划图都翻出来读,从交通到布局都仔细研究了一遍. ZM开玩笑说旧金山每一块空地我都知道在未来几年会盖什么房,谁是建筑师,等等等等.也是那阵子开始对城市规划有了兴趣.
就在建筑商坚持不肯再降五千块钱的那几天,我开了窍. 如果能够每月付出贷款之外的三百多小区管理费,不如算算如果把那笔钱也加到贷款里我可以买什么样的房子? 这一算才发现其实我们可以负担独立房子呢(独立房子不用交小区管理费).
2.
也就在那个和建筑商耗耐心的周末我们看到了第一栋让我们动心的独立房子. 那之前的房子要不太老,要不太小,要不太贵. 这栋在旧金山被叫做 “公园边” 地区的两层楼的小房子有一个中庭.因为这个中庭,旧金山特有的狭长型屋子内部没有显得阴暗.因为这个中庭,整个顶楼的格局都流畅起来,从客厅,到餐厅到厨房,再到后面的两个卧室厕所都是亮堂堂的. 另外有车库的底楼也被完全改造成一个一室一厅的公寓,带厨房厕所,还有面向后院的一大面玻璃墙.显然底楼曾经被整个出租的.
我们对这个房子几乎是一见钟情.ZM尤其喜欢底楼,准备把它改建成工作室加暗房(厨房),想象着有朋友来访可以彻夜长谈,如果有项目做得晚了,也可以在楼下休息,不用上楼打扰到我.
最难得的是房子看上去保养的非常好,虽然已经是七十年前建的老房子,但是看上去依然赏心悦目,没有任何老房子特有的(比如我们现在的公寓楼这样的)裂缝,不显旧. 还有就是老房子的很多细节,比如带云纹的拱门链接门廊和客厅餐厅,比如客厅房顶的雕花.
唯一有点吓人的是我们看到这房子的当天是它第一次”开放房子” Open House, 里面几乎是车水马龙.很多很多有兴趣的”买家”而且,几乎都是亚裔.不乏拖家带口扶老携幼的.也有年轻夫妇.
3.
海报上写着一周后的周三收Offer “买家给价”. 没有经验的我们轻信了报纸新闻里说的”现在是买方市场”. 以为可以给比卖家要价低的价钱. 而且之前和建筑商讨价还价那套公寓房时很轻易的就拿到比他们标出的要价低几乎三万的价格,所有这些都让我们有了完全不靠谱的观点.以为这个房子我们可以轻易拿下,而且是以低价拿下.卖家这么快的要”买家给价”也让我们错误以为卖家是急于脱手.
给我们的Offer之前,我们通过 redfin.com 里的中介又单独去看了一次房子,还请了一个熟悉老房子的朋友来帮忙审查.
这一下看出问题来了,所有的水管都是 Galvanized Pipe (镀锌铁皮), 从七十多年前房子建成就没换过. 很多地方已经腐蚀的很厉害了. 表现出来就是水压低,因为水管里堆积了太多的腐蚀物质,好像是心脏病人的血管. 这种管子随时可以破裂.所以这房子买下来第一件事就是要换所有的水管,这一项就是一万多的大工程.
当我们终于准备好了一个可以承受的价格之后,我开始通过 redfin.com 来做自己的 Offer. 很快就收到 redfin 中介的回复,他说,从二月底开始旧金山的房市开始有恢复的迹象,他已经看到好几个房子拿到好几个买家的 Offer. 而且这样的房子都是在超过卖家标价好几万的价格成交. 他看了我们这房子的材料后说,这个房子至少要出比标价高两万五才有希望. 我们有些半信半疑. 但是对我们来说卖家的标价已经有点高了,再高实在是没法子承担.再加上这个换水管的大工程摆在那里,我们最后还是出了比卖家标价低了一万一的Offer.
当然是没有拿下来. 后来redfin中介告诉我们说卖家一共收到六个 Offer, 我们排第四. 当时我就笑了,原来还有比我们更低的.
4.
和 redfin的中介看房子那次,我们在周边地区看了四栋其他的房子,主要是想有个对比.当时看到更靠海边的一种稍小的房子,要价比”公园边”这家少六万. 而且厨房厕所全部重新装修过,花岗岩的台面,厕所也不是马桶淋浴分成两间的(我们最不喜欢的一个老房子的特点), 而且后院还有个新修的大的木头露台,非常漂亮.卧室能看到海. 唯一缺点是比”公园边”少了二百多平方英尺面积,显得很局促,再有就是太靠海边,院子里在海风里吹着非常冷.
当时我们就开玩笑说这家做我们的候补吧. 结果知道”公园边”落入他人手后,再回头去问这家的情况,被告知也是收到了好几个 Offer 而且刚刚敲定了买家,也是高于标价好几万,当然比我们给”公园边”的价钱要低.
这下我们是彻底的明白redfin的中介是对的.我们完全彻底地错误估计了旧金山的房市.
十分灰心.
接下来的周末破天荒没去看房子.又在想是不是还是回去买海湾边的公寓房呢? 就在我们看中”公园边”这房子时,建筑商回信我们说可以接受我们当初再低五千的要求. 可是我们当时已经全心全意爱上了”公园边”,所以就很得意的跟他们说,对不起啊,我们看上别家了.
5.
再过了一个星期,我这个皮球又弹了回来. 在 redfin 上看到两处新上市的房子,分别在旧金山两个我们从来没去过的区域:”博诺山”和”阳光边” (旧金山的区域除了”山”,就是”边”,还有”谷”). 要价都和那个”公园边”一样. 所以我们跟本就没打算加入竞争,主要是去看看这两个区域如何. 撒大网钓大鱼.
去的路上经过博诺山区域的商业区,一条很可爱的小街,尽是餐馆咖啡馆和独立商店(就是说不是星巴克这样的连锁店),非常伯克莱. “博诺山”的房子顾名思义真的在山上. 这个小房子我们还没进门就开始喜欢.通透的窗,从正门的大窗可以一直望穿房子后面的大窗,看得到海湾和东湾的风景.
在旧金山住了这么久,还是有这么多区域从来没去过,真有意思.
进门后就被房子后面那整面的玻璃墙吸引过去.那风景,啧啧,比最早那个海湾边的公寓楼还棒.我们楼上楼下走了好多遍,恋恋不舍. 来这里看房子的都是西方人,我们是唯一的亚洲面孔. ZM 觉得这个房子比”公园边”还好. 唯一的不足是厕所在顶楼.所以有客厅,厨房餐厅的主层一个厕所都没有.地下室也有很大很多的窗子,可以改建成工作室.三层房子都有美丽的风景.顶楼的厕所和主层的厨房都有五彩的瓷砖.虽然不是现在流行的花岗岩,但是这份独特和美丽足以赢得我们的心.
因为看房子的都是西方人,我又开始动心,也许也许他们不会像亚洲人那么疯狂? 也许也许这一次我们可以再试试低于要价的价码?
回家后我仔细研究了一下博诺山,发现了一个大问题
虽然是个老区,这里的公共交通及其糟糕.几乎是没有车寸步难行.而且周围没有步行可以到达的公司班车站.不仅如此,连坐公共汽车都要走二十多分钟以外,否则就得换车. 呜呼哀哉! 然后又在一个旧金山房地产博客上看到评论说这个房子是个宝,因为可以改建成三层的小楼,又有风景,估价又是超过要价近三万.
我们彻底死了心.
6.
同一天看了另一座小房子,在”阳光边”. 去之前研究了一下,说是号称阳光边其实这里终年大雾.但是前几年旧金山房市火烧火燎的时候,很多年轻人到阳光边来买房子,因为这里是旧金山最后一块年轻雅痞还能买的起房子的小区.所以这里的发展趋势是好的,潜力是有的.
另一个关于这里的房产故事是四年前一对中国年轻夫妇在阳光边买了全旧金山最便宜的独立房子,售价五十几万,上了旧金山报纸头条”旧金山居然还有五十几万的房子!!”(那时候几乎很少低于八十万的房子).但是那房子是地地道道的“fix-upper” (危房). 小两口买下了房子就开始加固改建. 忙得不亦乐乎. 但是在他们加固房子地基的时候,出了事故,整个房子垮掉了.
当时的报道说他们为了省钱没有请装修工人,而是自己一边学一边做.加固地基时要把整个房子”架”起来(旧金山的房子都是木结构,很多就是一个木框放在地基上), 小两口当时可能架得不妥,而且房子在蛮陡的山坡上,所以出了这样的问题.很可怜.
我们在阳光边看到的房子外表很像”公园边”那座房,叫做”半个酒桶”型.就是二楼是弧形的一溜五六个大窗.像是半个橡木酒桶的外型. 里面也很像”公园边”的顶楼,也是有中庭. 但是底层只是储藏室,因为建在坡地上,底层的地面是斜的,靠后院的方向非常低矮,没有建成房间得可能.
这个房子的最大优点是它的后院. 花木扶疏,比很多公园都漂亮,而且层层叠叠好几个”景”,很难得.但是没有什么发展余地了. 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 不是潜力股. 再有就是开来路上很恐怖.明明只和博诺山隔了一条大马路,这里的气氛却大不同.街道非常非常窄,常常要停到路边让对面来车先过.好像到了山里一样.路的坡度也很恐怖,好像游乐园里的过山车.我自以为已经见识过不少旧金山的陡坡路,还是被狠狠的吓着了.
这一栋不予考虑.
7.
接下来几天之内,这两座小房子前脚后脚进入”合同期”,在市面上的时间都不超过12天.炙手可热.
我们算是明白了,只要是我们看中的房子,那是一定要抢的.没有再像海湾边公寓楼那样可以神闲气顶和人做拉锯战的运气了. 既然如此,我们就要改变策略.不再听信报纸广播里叫嚣的 “这是买家市场”这样与我们无关的论调了.
要抢的话就要有实力. 所以首先要调整抢的对象. 刚刚在”公园边”走麦城后.我和ZM抱怨”很郁闷,打不过人家,怎么办?” ZM 笑说,既然打不过黑带,我们去找小黄带来打,到时候就轮到小黄带灰溜溜地说”很郁闷,打不过人家.”了. 听得我大笑.第二条,就是要换中介. redfin这种省钱型的中介肯定是无法帮我们的. 他们永远是外人. 抢”公园边”那一战,我们的中介从始至终什么都不知道,我们更是两眼一抹黑.交上去了自己的价格就只有傻等的份.第一次看”公园边”回来,邦妮就说,如果你认为这个房子会有好几个买家的而你志在必得的话,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去找卖家的中介,让他同时做两边的中介.这样以来,他为了拿两份回扣,肯定大大帮你, 再加上他是知情人,知道卖家的心理底线和策略.用卖家的中介起码可以给你四倍以上的胜算.
当时因为一直听信谣言,真的以为自己是买家市场里那个买家,所以没有听邦妮的话.大错特错. 不过,也许,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调整战术之后我们重新上阵了.
8.
吸取了前次的教训,接下来在网上看到新上市又符合要求的房子,第一去找周围有没有公司的班车车站,然后把公共交通图挖出来看看. 少于两条公车的不予考虑. 这样筛选下来后看到两个很有希望的房子, 一个在日落中区,照片很烂,但是房屋的描述很不错,十分像我们没拿到的”公园边”. 比”公园边”要价低五万. 另一个在一个从没去过的区,叫”传教台”,这个照片非常好而且非常多,描述也不错,内部布局和细节非常非常像”公园边”,有中庭,也有带云纹的拱门,更好的是,从卧室窗户看出去居然有不错的风景(这点比”公园边”还好.最不可思议的是要价比”公园边”整整低了十万!!!
两个房子步行十分钟左右路程内都有班车站.
“传教台”这栋房子周二就出现在 MLS (地产公司们用的房屋买卖数据库,网上可以随便查,redfin的很多信息来自那里)列表里. 但是开始时没有标 open house. 像我们这样没有正式中介的,没有Open House 就很麻烦,要去redfin 预约,有时要付费. 因为记住邦妮的教导,我有些想直接给卖家中介打电话来订看房时间. 但是一直忙,周四晚发现,房子的信息更新,加了周六周日的 Open House! 省了我的事. 日落中区那座也列了周六周日的Open House. 所以,赶早不赶晚, 我们周六就出去看房子. 而那个周末恰好是湾区今年第一个酷热的周末.穿着凉快的小背心就去了.
日落中区看得很合心意. 因为是有中庭的房子,里面很亮堂.再加上日落区是华人很中意的区,将来卖房肯定容易.后面的院子做成很复杂的英式花园摸样.虽然不是我喜欢的样子,但是至少看着不错. 唯一缺陷是没有抽油烟机,要自己装.早餐厅有点小.不过其他都满意.一问,居然明天(周日)就收 Offer! 我大急,ZM开车带我们去传教区路上,我就给redfin的中介打电话(这个卖家的中介不肯同时也做买家中介), 他说让我先回家给他发个email,他当晚就帮我做Offer. 我已经开始研究出价多少了. ZM 说,那现在唯一的可能就是如果传教台这个房子比它还好,否则就是这家了? 我大点其头.
9.
到了”传教台”,这个小区我们第一次来,居然是非常安静的地方,房子维护都很好,门前种花种草, 而且房子看上去很有特点,不像日落区那里房子好像都是一条生产线下来的. 和日落区相比,这里基本是门可罗雀. 我们进了门, 卖家的中介在和一个邻居样的老太太聊天,说些花了多少钱做的家具摆设 (staging company,专门给卖房子的人装饰摆设,让房子看上去更诱人些.) 我们说了嗨,就自顾自进去看房子.
真是喜欢中庭啊.这个中庭设计尤其好,餐厅厨房和早餐庭都亮堂堂,而且房子到处有很多天窗.几乎没有一个阴暗的角落.后面两个卧房非常大,而且都有美丽风景,可以看到双子峰,双子峰下的万家灯火. 熟门熟路摸到楼下,去看车库和车库里面改建出来的房间.这才注意到车库里可以停两辆车,而且后面改建的屋子自带厨房厕所,屋子本身也是好大好大一间,还带一个大阳台,两扇窗把双子峰像画一样框起来. 在车库里发现更大的惊喜,下面还有一层! 是一个好大的地下室,有两扇窗和通往后院的门. 后院正中有一棵很大的柠檬树结满了柠檬…
从一进门,在顶楼转的时候ZM就表示了对这所房子的极大热情.我虽然也很喜欢这里,但是老想着是不是日落区的房子更加好卖? 这个房子为什么标价这么低呢(比日落区的低五万,比公园边低了十万). 但是当我看到一楼的大车库和巨大的带阳台厨房厕所的房间和底楼的储藏室,我的眼睛亮了. 太多的发展余地了啊! 让我想起我们的梦想房子(dream house). 那是刚刚开始看房子时,很没有计划,几乎是看到有 Open House 牌子的就进. 一月份一个阴雨天,我们就误打误撞了一栋我们一见钟情的房子.在”内日落区”, UCSF 边上.底楼是车库和一个改建出来面向花园的书房,带一个厕所,院子另一头有一间独立小木屋,美其名曰”艺术家工作室”.二楼是客厅,餐厅和厨房,厨房外是一个阳台,三楼是三个卧室,阁楼也有小小一间,装饰成儿童室. 要价一百六十万.我算了算,倾家荡产都没有指望的.后来就一直对着那个房子的海报流口水. 琢磨为什么这个房子这么诱人.
我们最喜欢的几乎都不是那些最主要的东西,卧室啦,厨房啦,餐厅啦,当然它们都很棒,无可挑剔.但是让我们垂涎的是那些特别的空间,比如那个阁楼,比如那个车库后面的小书房,面对绿意融融的后院,几杆青竹,比如后院那个工作室. 想着将来装修自己家就要以它为榜样.
现在,突然的,我的梦想有可能实现了! 而吸引我的居然是个巨大的地下室. 呵呵.
跑回顶楼去问卖家中介,什么时候收Offer, 卖家是个什么样的人,等等. 因为来的人不多.卖家中介和我们聊了好一阵. 原来卖家十年前就从她手里买下来的这座房子. 现在卖家退休而且刚结婚(!!!)准备搬到夏威夷去,所以卖房子. 她问我们都在哪里看房子,我们说起日落区,公园边和博诺山. 她说她在日落区住过一年, 结果除了她们的房东一个人都不认识. 她后来搬到博诺山,一个月不到就整个街区的邻居都认识了.她自己现在也住在传教区,同一条街, 一个街区以外. 她问我的中介是谁.我跟她讲了redfin. 她眉毛挑的老高,”这么奇怪的概念! 你们这个中介连这个房子都不看怎么帮你们买啊?!” 她劝说你们还是要找个正规些的中介, 否则你们不是一般的吃亏. 恰好这时又有人进门, 她去招呼他们,我们又转到餐厅卧室里去东看看西看看. 磨蹭着不走.商量着找她做我们中介算了.
等我们再走回客厅,中介递给我们一个电话号码,说,这是我妹妹.她人很好.几年前她住在隔壁”刨木花区”的时候,她有难题,周围的邻居都帮她. 你们去跟她谈谈看.
正中下怀啊.
我们出了门就给她妹妹打电话,留了言. 不到一个小时就收到回电. 我问她觉得这房子要多少才拿的下来? 她报了一个比标价高了五万的价格. 我当时一惊. 但是算算,还是比我们给”公园边”的价格低三万,也比我们准备给”中日落区”那个房子的出价低一到两万. 而且,我们看到的所有房子里,这一座最合心意.比公园边那栋都好. 我喜欢它有风景,有阳台, 有两个停车位,有地下室,而且虽然和”公园边”一样都是没有装修过的老式厨房,这个厨房可比公园边的好看多了. 而且比”公园边”的厨房多一个天窗和新式的大功率抽油烟机.
后来邦妮跟我们分析说,那个价位一定是卖家的底线.否则中介不会那么有把握一上来就报这么高的价. 当时在电话上约好明天见个面再详谈.
10.
回家后我又把去之前找出来的所有关于”传教区”这个区域的资料再看一遍. 这里很像”格林公园”区,曾经是爱尔兰裔和意大利裔的蓝领工人家庭聚居地. 我们看房子时,中介也跟我们说这里的很多房子都有楼上楼下两个厨房,因为传统的意大利家庭讲究要有一个正式厨房,在大日子家庭聚会时用, 还要有一个小一些更随意的厨房, 平时用. 所以这个房子最早的住户多半是意大利后裔.
也去翻了旧金山警察署最近三个月的犯罪记录.确认这个区虽然离”刨木花”区不远,但是因为有着两条巨大的街道隔着,又离一个警察分局很近,很多警车进进出出都要经过这个小区,所以治安非常好. 这个区的街道委员会也很活跃,帮着申请经费,组织大家在公共空地上设计花园一起种花,美化环境,催促大家去跟市政府登记在家门口种树(因为家门口的人行道属于市里管,所以个人不能随便种东西). 再有就是这里天气不错,不像日落区那么多雾. 也把这个房子十年前的卖价找出来,甚至找出来卖家中介在这里买房记录,当然还有所有在卖和最近卖掉房子的价格.最终结论是虽然比标价高出五万是很大一个数字,但是这个标价本身就有故意低于市价的嫌疑,不是她们想便宜卖,而是在鼓励竞争.价格低就会吸引更多的人来看,更多的人来参与出价,最后的价格就上去了.而且看了这么久的房子,我们心里也知道个大概,什么样的房子大约是什么价格.觉得这个房子有潜力,我们又是打算长住的,这多出来的五万应该可以赚回来的.
11.
长话短说. 看房子那个周六之后第一个周三就是交Offer的时候. 这个房子一共拿到了十三个Offer! 比我们出价低了一千的买家当了候补. 接下来都是正常的程序,找贷款,找房屋检查,银行做评估,找房屋保险,等等.
我们的贷款中介非常棒,三十天内全部搞定.和这个房子同时上市,质量价格不错,和我们的房子同时签合同的房子,有不少在进入合同期两个星期就又回到了市面上,都是因为买家搞不定贷款.因为信贷市场的混乱,银行贷款越来越难通过了.
12.
很多同事都在看房.我们算是最快的.
回顾这几个月的忙碌,最大的心得是要事先研究清除房子的硬件是不是可以接受,比如地理位子,交通,区域(旧金山所有公立学校都属于一个系统,所以不存在学区问题),停车位,大小,布局,朝向.这些没法改的.其他的,比如厨房是不是花岗岩,墙的颜色,厕所布置都不是太重要,因为可以自己改. 再有就是要多看,最好每个区都去转转,往往会有意外之喜. 当然我一向推崇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这里非常适用.
如果我们没有拿到这个房子,我想再看一阵子还是会看到合适的,弄不好还会有更合适的.
虽然房子和房子不会完全一样,但是看着看着你会发现有些原来没有想到的因素居然是很重要的. 或者别人觉得重要的你以为重要的其实并不是太合适. 不能勉强. 如果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就再等等看. 完全喜欢的房子是存在的,就是要耐心,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