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一周都在刷新下限。对天朝佩服的五体投地。从天津塘沽爆炸到必将按期执行的九月三大阅兵到奇葩电影开罗宣言。仿佛生活在后现代的科幻小说里那般不可思议。
豆瓣上看来这句话,觉得勉强可以概括这几天心里的感受。
“对于盛世来说,灾难是巨大的污点。但是,盛世轻松地消解了灾难,发明了温情脉脉的灾难美学,灾难的残酷性被救灾的好人好事取代,救灾者成为主角,遇难者成为配角,灾难美学代替了灾难反思。庆典和灾难互相冲突,但是庆典美学和灾难美学并行不悖,这是盛世的美学奇观。——王晓渔”
当现实荒谬到无法承受的时候,幽默是最好的解药。
在豆瓣看到有人贴了这幅画,标题改成“毛主席去开罗”。
看了豆瓣里的跟帖笑得我肚子疼。
微信群里有人转了这画和新标题。立刻接到同学的历史科普。对话如下,笑翻了!
同学:那幅油画本名叫“毛主席去安源”,一听这名字就知道什么时间什么目的创作的,就知道是那疯狂政治中的小花絮
我:历史小花絮讲来听吧?我谷了一下没看到深奥之处
同学:没啥深奥哒,就是当年安源罢工本来是李立三主做的,后来李倒了,就成刘少奇的亮点了,到文革刘也倒了,居然毛主席去了[Grin]
我:那这幅画改成开罗超级贴切!怒赞一下,也不知是谁的创意,我瞅了一眼维基就觉得用词有趣
维基节选:
“1920年代安源路矿(安源煤矿和株萍铁路)有一万多工人,再加上几千失业工人,是中国工人阶级最集中的地方。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不久,毛泽东、李立三等人两次来到安源了解情况,李立三留下组织工人,发展党员。1922年5月,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成立。”1922年9月,江西的安源路矿当局拒绝发放长期拖欠的工人工资,并试图解散工人俱乐部。毛泽东、刘少奇赶到安源,准备罢工。9月12日深夜,李立三为总指挥、刘少奇为俱乐部全权代表,领导近两万路矿工人举行大罢工。9月18日,在工人们的坚决斗争下,路矿当局终于屈服,签订了十三条协议。这次大罢工取得了胜利。“
同学:所以这画肯定是刘倒了以后消除他在历史中的影响之昨,主席反正那阵子也在湖广一带,说不定溜达路过安源[Grin]
我:这画可以一直用下去,想去哪里都可以。总标题可以叫主席打酱油。所以这画和开罗宣言这电影是一个路数。连维基描述的都是这个意思,先后两次去都是打酱油而已。
同学:画作的批判矛头,直指否定刘少奇曾领导安源工人运动的历史事实,以证实他以前就是一个“叛徒和工贼”,达到彻底打倒刘的目的(文革前侯一民画过一幅《刘少奇与安源工人》[1961]的油画)。旗帜鲜明地向世人宣告:毛不仅是中国农民运动的领袖,也是中国工人运动的领袖。
同学:发行邮票的同时,邮电部发出通知规定:“为确保毛主席像在邮票上的尊严、清晰起见,见贴有《毛主席去安源》邮票的邮件,一律不得将邮政日戳盖在邮票上,应将邮政日戳盖在邮件正面空白处”。后因发现部分人钻了不销票的空子,多次使用《毛主席去安源》邮票,邮电部军管会进行了两次研究,认为邮票仍要盖销,但最好不要盖在毛主席的脸上,而是盖到邮票的左右两角,于同年11月通知恢复盖销寄发。我:哈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