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中国行

十九天时间去了上海无锡成都和大理。本来是米粥计划的父子二人行。我看了行程表后受不了诱惑决定跟班。唯一的遗憾是正赶上最热的时节。其他都非常好。虽然这么热,小人没中暑也没拉肚子。太平的走完他这第一个中国之旅。甚至表示长大了以后他也要住到中国去!(不过我们怀疑这只是因为他观摩了一直叔叔手机上打完一场高级战争游戏,向往的更多的是观摩游戏的机会)

详细行程附在文章结尾。

上次去中国玩是十年前。十年后的中国很多地方比美国还现代。

1。没有滴滴打不到车
手机付款和嘀嘀打车大约是相辅相成的两项服务。普遍率让我大吃一惊。
在上海,不用嘀嘀打车基本上可以打消找计程车的痴心妄想。路边招手根本没人理。几乎所有计程车都用滴滴。还好上海的地铁比十年前更发达。同学告诉我近来北京和上海的地铁已经做到了一千公里,基本保证市内任何地方十分钟内步行就可以找到地铁站的程度。再加上地铁站和车厢里空调都够足。在这个异常酷热的时候(平均日温在40摄氏,104华氏以上,加上潮湿度可以赶超50C/122F),离开旅店的钟点,我们几乎靠着地铁和购物中心的空调来避暑。

2。现金被歧视!
在无锡的购物中心食品楼层,我想给小人买一支冰激凌,被告知不收现金,只收食品街的食品卡(统一收费结帐,可用于食品街里任何食物购买)或者支付宝,或者微信付款!
在大理,我们在高速公路边看到有人在卖沙果,忙停了车去买。这么一个小摊,都收微信付款!更不要提古城里各种小摊小贩从煎饼摊到菜场买菜买鱼的各种摊位。

这种高效覆盖的结果是本地人出门不再带钱包。外国人买什么都得掏现金,显得特别老土。Visa Master这样的外国信用卡除了高大上的旅店,政府经营的新华书店没有人收了。

3。手机在手什么都有,除非是美国来的手机【汗】
从博物馆的门票,到大巴火车飞机票都可以网上订购,然后凭身份证取票上车或进馆。没有身份证的外国人就很惨。只能跟流动人口一起去现场排队现金买票。在虹桥火车站这种高流量的地铁站,常常纸票现金都不行,得换硬币再从少少几台自动售票机里排长队买票。

订旅店包车餐馆也是一样,可以手机搞定。唯一要求是需要有国内手机号,身份证,手机付款。

很多地方的Wifi也需要有国内手机号才能使用。Google Fi虽然保证我落地就有流量和连接,但是遇到这种Wifi也是一筹莫展。还好这次朋友送了小人一个小米定位手表,里面带着一粒国内手机卡。所以遇到要在某个地方(比方博物馆或者购物中心)呆久一点,我就把小人的手机卡换到自己手机,连上Wifi再换回来。。。

安卓手机在国内连Wifi另一个问题是谷歌的Wifi连接后会自动测试连接一个谷歌网站来确认这个Wifi是不是联网成功。问题是在国内的Wifi统统被拦在防火墙里面,不可能连到谷歌任何服务,但对于国内的使用,连不上谷歌算正常,并不意味着不能联网。结果就是每次连Wifi都会出现一个小x然后手机提醒说这个Wifi没法联网,你是不是继续连着。这时候只要答是,就好了,还是可以使用wifi。 唯一不爽是右上角Wifi链接的符号上的小x而已。

4。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高铁的普及方便了所有人。从上海到无锡不过二十几分钟,北京到上海五个小时,昆明到上海11个小时。
成都和上海的地铁更是方便舒适。
共享单车比比皆是,从上海到无锡到成都到大理。但是很多地方在门口表明:共享单车禁止入内。
大理到丽江新修的高速路,开车两个小时就到了。原来据说要走四五个小时的路程被缩短一大半。虽然中间的缴费也不菲,几乎100人民币。
路上的交警照相机非常厉害,限速区域都是自动识别车牌,自动测试速度,自动发罚单。所有开车的朋友都是用手机导航。而导航软件除了指路更重要的功能是告知驾驶者哪里有限速以及当时的车速是否违规。
城市里的车库也都使用车牌号自动识别和计时算车费的系统。

非常让人费解的是在硬件配套如此高端高效的中国,机场起飞降落还是经常无法直接和候机楼链接,需要摆渡车或步行上下飞机。我们这次因为城市间旅程都用的飞机,所以分别用了四个机场一共八次:浦东,虹桥,成都,和大理。50%的情况都是这样。最惨的一次是到达成都正赶上暴雨,很多人都没带伞,从飞机跑上摆渡车就淋了个透。不过好在没有碰到飞机起飞延迟甚至被取消的常常听到的国内旅行事件,也算是万幸了。

5。大城市的贴心和小城市的跃进
也许我们这次行程都在南方,感觉几个大城市的规划都还不错。

地铁覆盖率自不必说。很喜欢成都一号线上在某些站两边同时开门,各自导向不同的接轨线路。我们在的那几天还看到电视里报道成都地铁和高铁连接,去都江堰和青城山地铁和高铁可以同站台换车了。非常便民。

在上海进入自然博物馆和上博,在乐山走大佛栈道都要排长队,排队区域都设置带制冷水汽喷雾的风扇给等候的人降暑。排队区域或者设在树荫下,或者放满遮阳伞。在上博排队时还有工作人员督促大家尽量快走不跟前面的人留太多空间,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进入凉爽地带。

成都我们在熊猫基地发现了景区直通车的好处后就经常用,去三星堆,去乐山,看变脸等都用它。他们在每个大景点都设置了有空调的办事处,负责卖票,安排行程,讲解注意事项。费用也只包含车票和门票,不外加任何需要你去景点买东西的坑爹项目。大巴上都有导游,所有工作人员都很年轻。后来才知道这是成都市政府建的服务项目。令我对官方服务刮目相看。

但是在无锡和自贡也见识了为了政绩而超标建设的硬件设施。

我们在无锡只有一天,其中半天时间米粥的朋友把我们留在海景城购物中心,说好下午在某处地铁直达的办公室碰头。购物中心楼下就有一号地铁站。购物中心空调和Wifi都很足。但是几乎没有人。等我们按着指示牌去坐地铁,越走越空旷,走到后来神经大条的小人都开始发毛,不停的问,“为什么没有人?一个人都没有?!”一直走到一扇关着的大铁门才看到告示说本站5,6,7,8,9,10号地铁口都关闭了。我们只好告别舒服的空调,走进艳阳高照的地面,走过空空荡荡的八九条线宽的十字路口,又走过一栋空空荡荡貌似刚刚完工的“金融大楼”好不容易找到4号地铁口。这才看到站台上等车的两三个人。来了一辆地铁,里面的人倒是不算少。但是总有疑惑,感觉自己走进了千与千寻里面的火车,不知道周围的是人还是鬼。。。使用效率这么低的地铁,据说还在筹划建第三条。。。

看自贡恐龙博物馆那天,我们顶着大太阳走到空荡荡的自贡东汽车场准备坐车回成都,一个旅客都没有,感觉像人民大会堂一样辽阔的候车厅里,自然没有空调,我们和工作人员一起守着一架落地风扇,挣扎在暑气边缘。在那里等了足有一个多小时,中间大概看到四五个其他乘客。完全一间小小的候车亭就足够了。那样的化,估计还可以保证小候车室里有空调,大家都可以舒服一些。实在不明白为什么要建这么一个庞然大物然后再空置它。

与此同时,虹桥火车站的候车室人口密度之大还是惊到了我。本来我都开始觉得上海的建设和贴心很像台北了。尤其是大家利用地铁,有空调的地下通道和购物中心来减少在巨热的街上受煎熬的习惯。所以想到高铁,我第一个想到的是我们从台北坐高铁去台南,候车室那个舒适和人少基本和机场一样。虹桥的候车室看得我头皮发麻。米粥说这是因为虹桥车站客运量大的缘故。我开始接受了这个解释。但是后来去成都在虹桥机场等飞机时想到,不对,虹桥车站只要再加建一层候车厅就可以缓和现状很多倍。既然有钱在不需要地铁的无锡一条一条建地铁,在不需要巨大候车厅的自贡东建汽车候车楼,为什么不可以为虹桥火车站加建一层候车楼?这不应该是钱的问题。那是什么问题呢?

据说北京火车站更乱更糟。至少虹桥车站人多但是秩序不乱。

6。大公司蚕食小本经营
这个不知道是不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原来记忆中的北京上海到处都是小摊贩,卖吃的用的玩的。但是这次发现,在大城市,小摊贩都被圈到某个固定区域。在上海,我们住在茂名南路,出门要走两三条街才能看到卖早点的摊贩。貌似周围的摊贩都被圈在这里。在成都也是。吃早点得走十多分钟的路才行,而且在成都的时候发现水果店都聚集在春熙路。我们直到最后一晚才发现原来成都不是没有水果,只是我们住的地方没有。真奇怪。

在大理,我们刚落地就被告知两三个月前沿着洱海的所有小客栈餐馆都被勒令关闭。冠冕堂皇的名义是为了治理洱海防止污水排泄,造成像滇池太湖一样的悲剧。可问题是我们从机场去大理古城路上,看到洱海边新造的一座巨型的,我们在夏威夷和墨西哥常见的巨魔一样的大型酒店。不由得猜疑,政府关闭小本经营的真正目的是不是资产优势再分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把洱海建成另外一个坎昆?!尤其是这次禁令来的相当突然,很多私人投入了很多资金正在建的客栈或者餐馆统统被贴了封条,血本无归。大理城里的人都说虽然现在是旺季但是远没有往年生意好,大家猜测一个原因就是很多来大理的游客想住在洱海边上,这次因为无法订到客栈便没有来。

因为这个关闭令,原本兴旺的双廊才村都变成了死城,不仅是餐馆客栈被关,连厕所都没有了。弄得我们在大理时,除了大理古城的厕所够多,其他小镇上找厕所都成了第一焦虑。

7。没有谷歌搜索的日子
搜索用百度。中文搜索基本够用,想搜任何英文信息趁早死了心。完全没法用。比方我看完三星堆,震撼无比的小心灵急需信息来填补心里的一万个为什么。特别想搜当年我第一次在国家地理杂志上看到关于三星堆的报道,那片文章给我的震撼久久不去,很久以后我才知道那作者就是我后来的大爱Peter Hessler. 但是在百度上试了又试,怎么都搜不到。只好作罢。
地图用了Claudia推荐的高德地图,非常好用。下了地铁往哪个方向走也很好用。甚至可以一边坐公交车一边看自己的站是不是快到了。如果目的地是购物中心,可以直接进入楼层商店搜索。公交步行等导航更是不在话下。
唯一揪心的是不舍得用流量上传照片备份,而基本上一路走来的Wifi除了成都都有防火墙,所以时时揪心要是半道手机死机我的所有照片就全军覆灭了。好在手机给力,没有掉链子。
其他流量小,我肯等缓慢链接的比方gmail, doc, 基本上直接用Google Fi 芯片都能用。甚至Twitter都自动更新给我特朗普又闹了啥笑话,美国愤青们又对弹劾重新点起了希望之火啥的,还常常告诉我youtube上又上了啥新视屏我也许有兴趣(比方假期前半截的我的前半生的每日更新)。

8。大人小人的琴棋书画
小人特别喜欢度假的一个原因是旅店里的电视里有动画频道。我们家里因为电视只用来cast 油管录像。一年一两次看个政治新闻大辩论之类的。小人从来不认为自己家的电视和旅店里的是一回事。

在上海,旅店里的电视有全中文节目的儿童频道叫“哈哈少儿”。小人都认识它的商标,一对大眼睛。在这里他第一次认识了熊出没里的光头强,大头儿子小头爸爸,还有其他一些中文动画。看得津津有味。
在成都,旅店里的电视却完全没有少儿频道,只是偶尔会遇到某个台在播动画片。而且出现频率低,也不可靠。小人并不气馁。矮子里拔将军,开始追剧。第一个看上的是抗日神剧,好像跟林海雪原有点像,但是都是女兵;如果这个没赶上,任何有打仗军人镜头的抗日神剧都可以;再后来开始拓宽视野,连神神叨叨的穿越剧,吊在钢丝上飞来飞去的古装小鲜肉剧也可以接受;甚至有一次实在没啥可看的时候,连甄嬛传都津津有味跟了一集,还问我那个姐姐是好人,哪个是坏人。。。
到了大理,客栈的电视需要联网,而客栈的Wifi常常不灵。我们索性告诉小人电视是坏的没有电视。他也就作罢,让我翻出临出门拷贝的Wall-E每天看一遍,看得里面的B&L的广告词都背得滚瓜烂熟。
再回到上海,小人又有了哈哈少儿频道可以追,大大高兴了一阵。临走前一晚,居然看到了一集加菲猫的动画。这是他第一次知道这只爱捣乱的猫猫,简直太对了他的脾气,一个人笑得打跌。我跟他说加菲猫的动画有很多时,回家也可以从油管上找来看时,他眼中的期待和幸福感简直爆棚。

我度假前在追的我的前半生,回到国内,先是凌晨因为时差醒来用旅店Wifi在爱奇艺上面继续追。在成都时发现旅店的闭路电视包括东方卫视的节目,可以和国内同学同步追,而且不用等到午夜之后!简直大大欢喜了一场。

在大理的最后几天,我开始想找个书店坐坐,小人听到也表示兴趣,问我书店里有没有小朋友的书。后来在大理古城里,先是在一家咖啡馆看到旧版小人书。我兴奋的要命,小人挑了一本丁丁历险记的登月,自己从头翻到尾。然后让我给他读一遍。读完才发现这小人书只是故事的“上”,店里并没有“下”。后来又在一个卖杂志的店里面发现了一批中文动漫杂志,小人兴致勃勃拿了一本就开看。临走买下来,自己仔仔细细从头到尾看了好多遍。开长途时也肯不玩平板游戏,而是看漫画自己笑不可支了。回到上海,在上海书城看到整整一架子的丁丁历险记。当时我就买回来全本的月球登陆那个故事,回来当晚给他把故事讲完。第二天,一大一小又一起杀回书城。我看画册,他一本一本的看丁丁,看了两个小时才离开。

十年前在上海逛书店,我还记得在书城逛了一身又一身的汗。那时候已经是十月。书店里依然闷热不堪。这次看到的书城,硬件条件完全可以和诚品相比美。空调足,自带干净的公厕,光线好,全部开架,随便看。虽然给人看书的地方几乎没有,但是因为空间够大,大家都席地而坐。我看得兴起时,把手里的一摞书放在身边的地上,当时略微想了一下,可能会被骂(因为想起白百何在外科风云里因为在病房外席地而坐算数据被观众骂医生也这么不卫生的事来)。没两分钟就有工作人员走过,说书不可以放在地上,但是立刻指导我把书放在身后的书架上而已,并没有挨骂。虽然整整七层都是书。可惜的是我感兴趣的书并不多。最后选了文征明和王蒙的两本石渠宝笈,总算没有空手而归。最幸运的是这里是除酒店外唯一收外卡的地方,否则我们带的现金都不够买书的了!

在大理的最后一晚我们终于逛完了整条人民路。并且在人民路尽头碰到一个卖陶笛的摊子。小人和我都立刻想到龙猫动画片里龙猫在树顶夜晚吹得陶笛。欣然买了一个小人选中的知了状的陶笛。小人呜呜呜呜的一路吹回了酒店。那一次我们一路走过人民路上的每一间酒巴都有风格各异但是水平不低的乐队在演唱。凉爽的夜风中,伴着各种音乐一路走回洱海门,我们的客栈。

9。上博
很喜欢上博的第三层,书法,画,和印章。三个馆,各个都好。尤其是印章馆,藏品丰富,布展条理清楚,展示方式合理而且明了。每颗印章都放在镜子之上,让大家不仅可以看到章的材料装饰,也可以从镜子里面看到印章那一面,说明牌上也有每颗章的刻文翻译。还表明了朝代,产地。书画馆里面的灯光还是带感应器的,只有人走近灯光才打开,没人的时候就自动关闭,即节能又保护了原作减少不必要的光照。感觉上比台湾博物院的展厅还大看着还过瘾。虽然后来看石渠宝笈时知道大多数珍贵书画真的在台湾!什么时候台湾博物院肯扩大展区面积啊!

10。三星堆和古文化
整个行程,我最不愿错过的就是三星堆。虽然关于它的文章和图片都已看过不少。真的直面展品还是震撼的无以复加。尤其是那棵神树,因为看过盗墓笔记,再面对那高高的青铜神树还是汗毛都立起来,心里凉凉的。更不要提那半人高的外星来物一般的青铜面具了。面对它们,没有人可以大言不惭说这是汉文化的一部分。跟我们从小受的历史文化教育都完全不同。本以为要解答自己的疑问得回到美国再说。没想到答案,或者说一种答案提前来到了。

在大理我们住在米粥朋友一直的客栈。见面聊起他自己花几年时间走访的彝藏走廊,和他们的祭祀活动,舞蹈。我们就问他对三星堆怎么看。没想到这一问骚到主人的痒处。他跟我们提起他的猜想体系。并发了一批文章给我看。从神鸟神树崇拜到太阳崇拜,从山东的东夷说道三星堆古蜀。他说至今很多彝族部落还会在村落里选一棵真的树作为他们的神树,每年一次的社火祭祀都会有巫师爬上神树施法。以及西亚文化,三星堆的古蜀,山东的东夷,和美洲的玛雅人之间种种的迁徙和联系。

我看到三星堆头一个想到的是这不像中国的东西。但是我只是狭隘地把中国等同于汉。却忘了中国那么多的少数民族。

读了一直最近写的四篇文章,对山海经和中国古文化又有了强烈的好奇心。阴差阳错的,回到旧金山后看豆瓣,居然就看到一篇关于吴锐关于自己的《古史考》九卷的访谈。其中提到第六卷有篇《鸟夷族的图腾崇拜及其氏族集团的兴亡》。于是网上找来第六卷。看得津津有味。里面有篇关于古蜀的论文是写于三星堆被发现之前,作者推敲结果说古文献里面的蜀很可能位于山东而不是四川。虽然我好奇原作者知道三星堆后会如何修改自己的结论。但是蜀在四川和山东的联系似乎又冥冥中在映证一直的猜想。

今天还终于把Peter Hessler给国家地理写的原文给找出来看了一遍,看完又想重读甲骨文那书去了。。。

一直的几篇文章:

详细行程:
7.16-7.17 飞抵上海,当晚被张徐带去吃 霸道馄饨还有面。小人吃了猪肝和鳝丝面,然后回旅店睡觉
7.18 自然博物馆,地铁13线,在旅店门口饶了两圈才找到路。地铁里冷气很足,博物馆人不多,一个多小时小人就完事了,我们去美罗城购物中心看了小人惦记的橡子共和国专卖店,买了两颗幸运石,说要送一个给 Hazel. 去上海火车站买了次日去无锡的高铁票,回到旅店下午三点,游泳。晚上和张徐去吃私房菜(home’s)
7.19 无锡, 早上八点半出门,九点半的高铁。从旅店到虹桥火车站坐地铁花了半个小时,然后高铁只用了二十几分钟就到了无锡。晚上九点的高铁离开无锡,回到旅店已经近十一点,光在虹桥的地铁站买地铁票就排了半个小时的队!小人在地铁上睡了一觉。
7.20 一号地铁去人民广场,上博,中午在旅店边上的羽公面道吃了面,小人吃了葱油拌面和一些猪肝,很好吃的苔条饼。桂他们下午五点才到旅店,高铁在南京被阻,何白说太热高铁坏掉, 她去无锡的高铁要在南京附近换车。跟桂她们吃了滴水洞的湘菜,旅店走过去半条街而已,上海真方便
7.21一早7:30坐计程车去虹桥机场,9:30飞机飞往成都,到了成都我就中暑了,主要是飞机上开始头疼,当时没以为是中暑,所以没吃仁丹,结果愈演愈烈到了成都旅店就躺倒了。晚上米粥带小人去门口的锦江边上散步乘凉。
7.22 坐9点半大巴去自贡恐龙博物馆 结果居然三个半小时单程,除了热,更让人焦虑的是回城票没着落。大巴上的空调不如上海地铁足。我一路仁丹没有停。到了自贡,周密说我们最好兵分两路,我带小人看博物馆,他去城里买回程票。恐龙馆里空调也几乎形同虚设,因为太多露天部分,整个博物馆几乎没有封闭空间,博物馆和看360度电影的馆所间也要横跨骄阳下的空地,下午回程大巴说是两点半出发,我们一点半就看完了在出口和米粥汇合。在门口的玩具摊子上仔细逛了一遍最后说服小人选了米粥事先看好讲好价的长脖子恐龙。30元。顶着大太阳走到空荡荡的自贡东汽车场,一个旅客都没有,感觉像人民大会堂一样的候车厅里,自然没有空调,我们和工作人员一起守着一架落地风扇,挣扎在暑气边缘,好不容易捱到两点半,连个车的影子都没有,周密去问,被告知,2:30从自贡总站发车,到这里要3点!!最后差不多3:30才上了车。回到成都东站还不是离我们最近的早上上车的车站,好在地铁站和汽车站接壤,我们走过长长地汽车站火车站到了地铁,发现虽然离我们旅店的地铁只有两站之遥,却要中间换一条线。成都地铁站台的冷气没有上海那么足,一进了地铁车厢,冷气强度倒是和上海一样,好舒服。被太阳虐待了一天靠着不停喂自己仁单的我终于活过来了!
下了地铁,在旅店附近唯一一家有空调的餐馆吃了在成都吃到的最难吃的川菜。大家累得不行,但是小人却要求去旅店泳池。英雄的爸爸欣然答应。我到了房间就卧倒了。唯一的安慰是发现之后我们要去的所有成都市外景点都比自贡近! 阿弥陀佛!
7.23 留在成都市内。 人民公园喝茶,逛宽窄巷子,武侯祠,蹦蹦车去旅店梳洗之后晚饭又回到宽窄巷子吃了兰亭序,碰到可爱小白狗
7.24 一大早打车去了熊猫基地(半个小时车程),先排了40钟的队坐上了景区小车去月亮产房,看到两个几周大的宝宝,很可爱。然后人挤人的看了阳光产房,看到五天大的白老鼠一样的熊猫幼崽,中间看了小熊猫和熊猫幼儿园室外场地,看到大小熊猫若干只,有走来走去等开门去室内蹭空调的,有卡在树杈睡觉的,有一屁股坐在水池里降温的。最后在一处特别僻静看不到有人的馆里看到正在啃竹子的大熊猫。圆满了。
中午从熊猫基地直接坐景区直通车去了三星堆(一个小时) 三星堆也骄阳似火,但是所有的馆内空调超级足,馆与馆间的路程都有古树遮荫很清凉。清凉的我们有勇气跑到大太阳底下去爬金字塔。。。坐景区直通车从三星堆会成都武侯祠,在锦里吃了晚饭,坐蹦蹦车回旅店。
7.25 坐公交车去杜甫草堂,然后坐景区直通车去了宽窄巷子,顺便订了次日去乐山大佛的景区直通车票。在宽窄巷子吃了午饭,坐地铁回了旅店,晚上在旅馆附近吃了龙抄手和面。买了很多四川特产零食。
7.26 乐山大佛,盘飧市,变脸。
7.27 飞机去大理,晚上跟着一直吃了鸡和西红柿鸡蛋汤
7.28 一早吃过早饭打了蹦蹦去了大菜场,然后一路走回旅店。小人在麦当劳吃了 Happy meal. 米粥回旅店附近吃了牛肉面,我吃了一个煎饼,下午见到洋仙和杨夫人 李海燕。带上一直大家去了风味轩吃了大理菜,晚上我陪小人在大堂搭新买的乐高,周,一直,洋仙聊天到很晚。
7.29 洋仙开车带我们去看了束河古镇,吃了超贵的野菌火锅,然后匆匆看了 沙溪。最爱沙溪。回到大理已经快八点,我们在古城吃了路边摊。
7.30 洋仙和夫人带我们去了喜洲, 海舌公园,然后他们回昆明,我们回旅店,傍晚小人兴致勃勃看一直打游戏,我去人民路上逛店,晚上跟一直去吃了山西菜老碗面。顶楼露台的座位又凉爽又有好风景,饭后一直带我们走了玉洱路,看了一家书店可惜没开门。
7.31 上午在人民路逛街,看了昨晚没开门的书店,看到一只特别活泼的小猫,小人爱极了。然后找到一家很舒服的咖啡馆,不仅喝到好喝的咖啡,鲜榨的苹果汁,还发现一架子的小人书,跟小人一起读完,又逛到一家杂志店小人买的喜欢的中文漫画,正好一直来了,我们回旅馆的边的煎饼摊吃了煎饼,跟他上路。去了巍山。然后去古镇外一个回民村子去看一直想买的木头家具装饰,回来路上在路边买的新鲜便宜(30元)的菌,回到古城找到一直常光顾的火锅店吃了菌火锅,很好吃很好吃
8.1 早上告别大理回到上海的蒸笼里。和张碰头吃了旅店附近的瑞福园上海菜。之后米粥带小人回旅店。我趁着夜色杀到福州路去看书店。网上说古籍书店十点关门。先走到书城逛到九点,书城关门。我再晃到隔壁的古籍发现也关了!
8.2 早上在羽公面道吃了早饭,我带小人去了福州路的上海书城因为昨晚发现它有一层半都是小朋友的书和玩具。米粥在旅馆等无锡的朋友办事。我们逛了书城,古籍书店和昨晚看到的玩具店,给小人买了一堆玩具和书。在地铁站上面来福士广场购物中心吃了快餐:虾仁小馄饨和苔条小黄鱼。回到旅馆,米粥带小人去了泳池,然后米粥又去了南京路找土特产。晚上和徐张在嘉里中心碰头吃了北京烤鸭和冰激凌。小人顺便又逛了一个外文书店。
8.3 早上吃了很好吃的肉包,退房。徐张松我们去了浦东机场。中国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