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之旅 – 台北东京博物馆行 (2)

当天晚上在旅店边上剪了头发吃了晚饭,谷歌地图给我指了一条黑漆漆的小路回旅店。我拒绝。专找热闹的地方钻,阴差阳错看到了元宵节台北市政府搭出来的漂亮彩灯一条街。海市蜃楼一般不真实。

接下来两天半昏天黑地的开马拉松式的会。晚上还要跟同事出去应酬。一直折腾到周五才消停。周五下午跟同事们告别,拖了小箱子直奔机场。居然碰到一个特别善谈的出租车司机,先给我科普台湾的劳动法(因为新年期间我当天要坐的华航刚好罢工,差不多我来台北那天罢工结束。华航的员工被群众臭骂,因为春节期间打乱了很多家庭出游行程),然后开始怀念蒋经国当政时的好时光。我听得津津有味。

在雨中离开台北。

东京

上次去东京是20多年前。那时候从机场去市区还要坐大巴,将近一个小时才到。

这次下飞机过海关,到了火车站高铁 skyliner买票去东京上野车站,卖票阿姨说你要赶八点四十八那班车吗?我抬头看钟,八点四十二!我就问赶得上吗?她说快一点可以。我先给你出票要是没赶上回来我给你换下一班。拿了票就按着指路牌开始跑,进了闸门,去上野的牌子不见了,冲到前面一个工作人员跟前问去上野在哪里上车,他说我走过了要折回去一号站台。回头一看刚才排在我前面问他问题的男子已经在狂奔了,我就一路也奔过去,下了电梯车刚到,上车的人排了很长的长龙,我咄咄定定排在队尾上了车。原来每张票都有座位号。效率真高啊!

终点是上野,中间只停一站,“日暮里”。这些路名都像诗一样。

地图上看上野车站是个庞然大物,边上还挨着一条高架公路,旅店在车站和高速路的另一边。要是在美国,这周边肯定都是荒凉的偶尔能看到无家可归者的地方。这里一出车站门就是人声鼎沸每个小巷子都开满了餐馆,一路走过来灯红酒绿味道好闻极了,可惜我一点都不饿。

周六打算一天都泡在东京国立博物馆。早上九点半开门,因为是周六,平时五点半闭馆,但是周六会延时到晚上九点半。所以周五早早的休息,养精蓄锐准备周六一早就出门战斗。早就预料这个展览最后一个周末,会处处排长队。朋友圈里的同学提醒我说上野公园的樱花很有名,连鲁迅都提到过。其实只是以樱花开头,立刻就开始刻薄盘着大辫子的清国留学生了。。。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鲁迅《藤野先生》

这么早春寒冷,我想应该还不是樱花季节。但是同学说有朋友住在伊豆已经看到早樱了。所以决定明天一早从上野公园慢慢穿过,看看有没有早樱。

旅店的自助早餐厅七点钟开门。东西合璧。吃得非常满意。特喜欢小碗里那块清水煮豆腐。左边什锦盘里左边中间的蚂蚁上树略酸,味道好极了。旁边的烤鱼块肥美。现在想起来还要流口水。

谷歌地图显示从旅店到东京国立博物馆走路十三分钟就到了。但是选的路径都是绕着公园外围走。我决定再次漠视谷歌地图。跟着行人上了过街天桥,从高处走。后来发现过街天桥直接就进了上野公园。冬天的上野公园有点让我想起旧金山的金门公园。公园的贴地路灯有着浮世绘的灯罩。

果然看到一树早樱,花瓣静静的一阵阵落下来。当时特别喜欢这一树樱花时不时落花瓣的样子,就拍了一个小视屏。回家仔细一看,原来树上有一只鸟,所谓静静的落花都是因为那个鸟在糟蹋花!

八点半到了博物馆门口,离开门还有一个小时。已经排起了两个队,左边的是已经有票的,右边的是需要买票的。我乖乖去排右边的队,一边拿出手机上网查哪里可以买票。转了一圈也没看到可以提前订票或者买票的地方。也许对面队伍里的人有年票?或者是昨天专程来过博物馆买好了今天的票? 排在我后面两个中国小哥一直在吵架,一个抱怨早知道不应该拖到现在才来看,另一个就一直在好言安慰,说之前来看时,进门以后人也不是很多。安慰着安慰着也怒了,两个人就开始冷战。排在我前面是两个年轻的日本美眉。一个早早来排队,另一个去专门买了早餐喝咖啡一起边吃边排。队伍越来越长,大多数人都非常安静。差不多九点一刻的时候,对面有票的队伍开始往里面放人,需要买票的被安排在差不多十个卖票窗口前,分出了十个小队伍,静静的等待九点半。帮助大家分开排队安排队形的工作人员都是只讲日文。我排到第一个售票口,不知道为什么队伍比其他要短一点。工作人员对着我们激励哇啦讲了一阵话,我完全不懂。也没有多想。等九点半所有售票窗口的铁皮门都哗啦啦打开我才知道,第一第二两个窗口是自动售票机,其他窗口是有人售票的。看着前面的人开始买票,售票机界面各种文字,我点出英文,用信用卡,顺利买好票,也被放进了大门。进了大门才傻了,里面还有一个巨长的队。最早被放进来那些有票的人原来也都堵在这里。于是九点半开始排第二个队。从博物馆门口到颜真卿展的平城馆其实还很远。好在这时候太阳出来了。总算不那么冷。。。

这一次排在我前后左右都是日本人。前面两个日本美眉非常时尚,穿着羊绒大衣,丝袜和高跟鞋。看着我都替她们冷。。。

十点整进了平城馆的大门。里面一个牌子,告知,全展的重头戏,颜真卿从台北故宫博物院借来的《祭姪文稿》的队伍排队时间是一个小时。

来之前看到网上有人说一早进门不要急着去排《祭姪文稿》因为那时人最多。可以先去看展览的其他部分中午前后《祭姪文稿》人会少下来。但是后来发现这条攻略用在这最后一个周末完全没用。后来我两个展厅走进走出都会看到同样的牌子,那个时间只增不减,我后来甚至看到90分钟的告示。当时感觉简直绝望。

幸运的是展览的其他内容精彩丰富,等我看完几乎所有展品已经下午一点半了。这期间被工作人员教育了三次。一次是因为拿签字笔在目录上标注,被教育只许用铅笔,还被奉送一只简易铅笔。第二次是因为坐在展厅中间座位上休息时喝水被教育要喝水必须出展厅。然后是给朋友圈写这句话时正在排队等看五马图,结果快排到了我还没打完又被教育既然能遥远看到展品了手机就必须收起来。。。

除了祭姪文稿要排巨长的队,其他要排队的还包括怀素的《自叙贴》,李公麟的《五马图》,还有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贴的七个拓本。怀素的《自叙贴》排了二十多分钟才看到主要是因为不是重头戏没有工作人员催,所以大家都很慢很慢的看,再加上布展很贴心的在真迹上面对应的标出楷书,大家可以对照着读,好像看懂了行书似的,特别有成就感。呵呵。每当看到有排队的展品,我跟很多观众一样会跑到中间隔着人群伸脖子看一眼是啥再决定是不是值得排。怀素这个几乎所有人这样偷瞄一眼后都决然的说,“排队吧!”


《自叙贴》之后紧接着还有怀素的《小草千字文》也叫《千金贴》因为据说是一字一金的价值。

怀素的字这么热门几乎摆在一处的张旭的《肚痛贴》却几乎无人问津。真不公平啊!

还在人世的五马图

看完了五马图差不多一点半,我探头向《祭姪文稿》方向看了一眼,发现好像队伍比刚才短了不少,就赶紧过去,虽然牌子上依然说是60分钟等待时间,但是也顾不得那么多,至少不是巅峰时的90分钟也不是我每次经过都看到的70分钟了。赶紧排队。后来证明这短暂的低谷是50分钟的队,几乎是全天最短了。一边排队一边可以看一些视屏动画,讲述这篇文稿的来龙去脉。

安史之亂時,顏真卿的堂兄顏杲卿出任常山郡太守,堅守在戰火第一線。賊兵進逼,太原節度使擁兵不救,導致城破,顏杲卿父子寧死不降,先是兒子顏季明被殺,後來,顏杲卿也被處死,顏氏一門30多人被殺。顏真卿派人尋親人屍首,最後找到姪兒頭顱,悲痛寫下「祭姪文稿」。

從「祭姪文稿」可看出朝廷忠臣顏真卿書寫時,起初心情還算平靜,後來內心起伏大,字形有些紊亂、字裡行間排列有些傾斜,可見他當時心情悲憤交加。

 

原文直排

維乾元元年歲次戊戌九月庚
午朔三日壬申〈從父〉第十三𠦑銀青光祿
夫使持節蒲州諸軍事蒲州
刺史上輕車都尉丹陽縣開國
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於
亡姪贈贊善大夫季明之靈曰
惟爾挺生夙標幼德宗廟瑚璉
階庭蘭玉〈方憑積善〉每慰
人心方期戩穀何圖逆賊閒
釁稱兵犯順  爾父〈□制 被脅〉竭誠常
山作郡余時受 命亦在平
原  仁兄愛我〈〉俾爾傳言爾既
歸止爰開土門土門既開凶威
大蹙〈賊臣擁眾不救〉賊臣〈〉不救
孤城圍逼父〈〉陷子死巢
傾卵覆  天不悔禍誰為
荼毒念爾遘殘百身何贖
嗚呼哀哉吾承
天澤移牧〈河東近〉河關〈爾之〉泉明
比者再陷常山〈〉攜爾
首櫬〈亦自常山〉及茲同還撫念摧切
震悼心顏方俟〈□□〉遠日〈〉卜爾
幽宅〈〉魂而有知無嗟
久客嗚呼哀哉尚饗

布展这里非常用心,每一个竖排字都印在红色的窄条幅上,垂挂在真迹展台之上。排队的人就一次次的走过这些树林般的红色条幅。拍到这幅照片的人太幸运了,几乎没有队。我看得那天,从这个角度看过去一直到红条幅下面乌泱泱全是人。。。

翻译
时在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农历是戊戌年。农历九月的朔日是为庚午日,初三日壬申, (颜季明的)第十三叔、佩带银印章和青绶带的光禄大夫。加使持节、蒲州诸军事之蒲州刺史。授勋上轻率都尉和晋爵为丹阳县开国候的颜真卿。现今用清酒和多种美食来祭扫赞善大夫颜季明侄儿的亡灵。词曰:
惟有你(季明)生下来就很出众,平素已表现出少年人少有的德行。你好像我宗庙中的重器,又好像生长于我们庭院中的香草和仙树,常使我们感到十分欣慰。正期望(季明)能够得到幸福和作个好官,谁想到逆贼(安禄山)乘机挑衅、起兵造反。你的父亲(颜杲卿)竭诚尽力,在常山担任太守。我(颜真卿)那时接受朝廷任命,也在平原都担任太守之职。仁兄(杲卿)出于对我的爱护,让你给我传话(即担任联络)。你既已回到常山,于是土门被夺回。土门打开以后,凶逆(安禄山)的威风大受挫折。贼臣(王承业)拥兵不救,致使(常山)孤城被围攻陷氏父亲(颜杲卿)和儿子(颜季明以及家族人等)先后被杀。巢傾卵覆!上天!面对这样的惨祸,难道你不感到悔恨!是谁制造了这场灾难?念及你(季明)遭遇这样的残害(被杀后只留头部,身体遗失).就是一百个躯体哪能赎回你的真身?呜呼哀哉!
我承受是上的恩泽,派往河关(蒲州)为牧。亲人泉明,再至常山,带开盛装你首级的棺木,一同回来。抚恤、思念之情摧绝切迫,巨大的悲痛使心灵震颤,容颜变色。 请等待一个遥远的日子,选择一块好的墓地。你的灵魂如果有知的话,请不要埋怨在这里长久作客。呜呼哀哉!
请享用这些祭品吧!

故事其实在祭姪文稿之前与之后还有更多的枝节。安史之乱发生后,很多武将都躲的躲逃的逃。颜真卿一介文臣反而是少数几个奋起抵抗安禄山的。祭姪文稿事件之后,颜真卿得到接下来三代唐朝皇帝重用,但是朝中并不太平。最后是被嫉恨他的宰相设计派往叛军李希烈处招降,最后被李希烈绞死。

颜真卿敢于诤言:“奈何以一时忿,欲危宋璟后乎?”因遭到宰相杨国忠排斥,出任平原郡太守(今山东省平原县)。颜真卿估计到安禄山有可能谋反,一方面增修城池,集训兵士,囤积粮食,另一方面整日与宾客泛舟饮酒,以放松安禄山的疑心。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叛乱,河朔等地均被攻陷,独有平原坚守不降。颜真卿又联络各地起兵反抗,响应者十七郡,他被推为盟主,合兵三十万,致使安禄山不敢急攻潼关。但是其侄子颜季明和另二位名臣张巡与许远在安史之乱时被安禄山所俘,不屈而被杀。后肃宗即位,颜真卿转为蒲州刺史、丹阳县开国侯[3]。后迁御史大夫,拜浙西节度使,未成行,因被李峘非短,改为刑部侍郎。唐代宗即位后,颜真卿晋升鲁郡公,因此人称“颜鲁公”。大历三年(768年)赴任抚州剌史,大历八年为湖州刺史,后擢刑部尚书,进吏部尚书。大历十四年,唐代宗驾崩,颜真卿任礼仪使。

德宗四年(783年),淮西李希烈兵叛,攻陷汝州(今河南临汝),宰相卢杞嫉恨颜真卿,向德宗说:“颜真卿三朝旧臣,忠直刚决,名重海内,人所信服,真其人也!”[5]遂被派往招抚李希烈。颜真卿至汝州,宣读诏书,被贼兵团团包围。李希烈欣赏颜真卿,将颜真卿领入驿馆,逼颜真卿代己申冤,颜真卿不从。李希烈再派前汝州别驾李元平劝颜真卿投降,颜真卿反斥责元平。李希烈攻陷汴州,任命颜真卿担任宰相。颜真卿坚辞不受。李希烈派士兵在院中挖一大坑,扬言活埋他,真卿反而说:“生死已定,何必如此多端相辱侮!”希烈无他法,只得将他囚于蔡州龙兴寺[6]。李希烈又用稻草燃火威胁真卿,扬言要烧死他。颜真卿反而自己扑向烈火。辛景臻见状,急忙拉住他。李希烈用尽各种办法皆不能使颜真卿屈服。真卿自度必死,乃作遗表,又自写墓志、祭文。

不久唐军反败为胜。李希烈之弟李希倩被唐廷处死,希烈大为恼怒,兴元元年八月三日(785年8月23日),派阉奴和部将辛景臻将真卿缢死于龙兴寺柏树下,终年七十七岁。

所以排这五十分钟的队,不停的读红色条幅上的《祭姪文稿》放大的文字和这些背景故事。基本上等最后十秒钟被工作人员催促着快速看完真迹。看到最中间这几句“賊臣不救
孤城圍逼 父陷子死 巢傾卵覆 天不悔禍 誰為荼毒 念爾遘殘 百身何贖 嗚呼哀哉” 几乎没人眼睛不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