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鸢尾
到了东京的第二天,我们一大早就去了明治神宫。天阴阴的,好像随时要下雨。明治神宫我很多年前去过一次。非常喜欢幽静深远的树林和原木的大鸟居。尤其在东京这个繁华热闹的大都市里居然还有这样清幽的所在。在地铁上翻神宫简介,看到有一个鸢尾花园,想,这倒可以看看。
到神宫才早上九点,人很少,一进正殿就看到传统的婚礼仪式正在进行时。新娘新郎的传统礼服是简单的黑(男)白(女),很低调,跟神宫的原木拱门很搭配。围观婚礼一会就发现原来有好几对新人排队等着走同样的仪式:进殿拜一拜,出来很正规一步一步缓慢的从中心线开始绕场一周。前面两个古装白衣男子开路,右手恭敬的捧着一个戒尺一样的牌子,穿厚底船鞋。后面是两个古装女子,白外袍上有黑色线描花纹,里面是鲜红的长裙及脚面。再后面就是新人,新娘后面有个绿袍官人撑一把大红油纸伞。
当时看的时候没啥感想。但是在北中国转了一圈回来,昨晚又看了一遍当时拍的视频才发现,这个仪式,捧着长条牌牌的男子和捧着小方盒的女子,都好像唐朝壁画里面的侍女和各种巡礼图啊!
围观完了婚礼去找御苑看菖蒲,到了门口才发现,哇!正好赶上鸢尾的花期!当晚在网上细看才发现我们去的这两三天正是盛开的日子(这也太幸运了吧!)。员工每天会数开花的数量。
进了园子第一个看到的竟然是一个莲花池。一时间有点懵,到底是莫奈模仿这个还是因为莫奈的睡莲才有这个园子?事实是这个园子是明治天皇御花园,当然莫奈是模仿的那一个。只是莫奈的名声太大,我们又是先见到莫奈画的莲花池才看到这个正宗。委屈了御苑。
日本园林一如既往的野趣横生,要比在欧美看到的仿制品大气得多。
过了莲花池,沿着蜿蜒的小路继续走,终于看到了菖蒲田。据说是明治天皇亲自为皇后设计的鸢尾花园。日本是鸢尾的故乡。这个园子里有1500多棵鸢尾,150多个品种。鸢尾田本身也是蜿蜒着狭长一条,中间有竹木步桥,旁边有小山,山上有小小的茅草亭。周围的树木参差茂盛,秋天的红叶应该也很美。
远看已经像织毯,近看才发现每一丛都有自己的名字,简单的棕色木牌上白漆字。每个名字都像一首诗。五节舞,夕日泻,蜀江锦,虎啸,云之上,紫衣之雪,剑舞,三岁松风。。。
鸢尾园是低洼处像水稻田一样自带水槽(所以日文叫菖蒲田是有道理的,是货真价实的田)。上面组图里左下角的花丛里有一根蓝色的水管,貌似工作人员会把水管逐渐移入每一片花田,水管到处就注满了水。不知道明治天皇时期是不是也这么做。这个鸢尾田一边靠近莲花池,另一边靠近“清正井”也是一天然泉眼。所以水源足够。
御苑门口不仅提供了纪念印章,还贴心的在御苑地图上留下空白大家可以盖章。
我们于是多拿了两本小地图,跑回了正殿。因为刚才看到那里也有盖章的地方,但是我忘记带本子。所以拿了御苑的地图去盖神宫的章。走到门口看到传统婚礼工作团队下班了!
婚礼仪式结束了,放松的新人有说有笑。
整个早上在明治神宫的体验如此美妙,第二天贪心的我忍不住想复制。在网上找东京其他鸢尾花园,趁着花季。滨离宫跳出来。多年前来东京曾经在滨离宫坐船去浅草。当时对花园无感,记得是很大一个园子。这次仔细看了一下介绍。原来是德川家的别墅,后来天皇的离宫。最有名的是跟东京湾相连的海水池塘。还有专门供野鸭栖息的池塘,当年将军们在这里猎鸭子。而武士道和天皇间的恩怨,我得到了京都看过二条城才开始了解一些皮毛。
人算不如天算。第二天一早就开始下雨,而且越下越大。等我们走到滨离宫,大家的裤子都湿了。勉强走到一个四面来风的草亭避雨休息吃点甜食,远远的拍了几张鸢尾就落荒而逃去找室内活动去了。
滨离宫的中文简介图,每个月都有不同的花可以看。冬天有腊梅。覆盖面积很大,好多池塘。海水池还有闸门可以根据潮汐来排水或进水。庭院周围都有护城河。像个城堡。貌似德川家的各种财产都做成城堡模式,随时准备防御的样子。
鸢尾的花期短暂,接下来在京都的金阁寺和天龙寺看到偶尔一两丛。再没有见过明治神宫菖蒲田的盛况。但是没关系,我发现了另外一种六月盛开的当季花朵-紫阳花。从东京到京都,从街道到花园到处都是盛开的紫阳花。其实在湾区也是很常见的,自家院子里就有两棵。但是因为紫阳在日本备受瞩目,连带着我们也觉的稀罕起来。
2.紫阳
上野公园的简介里没有提到紫阳花。但是我在这里看到东京最漂亮的紫阳花丛。长长的通往博物馆区的甬路边樱花树下都是紫阳花。颜色各异。不忍池边也有。不忍池的荷花没有开,荷叶田田。我跟小人解释,这些碧绿荷叶里开出来的莲花就是寺庙里面大佛们坐的莲花座。小人非常的不买账,“佛都很肥,肯定会沉下去的!”
在京都,路边小店门口就有开得非常好的紫阳花。各个庙宇都会有丛紫阳,一般种在御手洗边。清水寺去看橘红色塔的山路边种了一溜。京都岚山天龙寺的紫阳花园则是品种最多花丛面积最大的。
同时开得除了睡莲碗莲,偶尔可以看到春季尚未开败的杜鹃。在京都还有长得像树一样高的栀子花。香味袭人。但是特别没有存在感,一是不会有标示牌,另外就是所有花园介绍当季花朵都不会提。后来发现栀子花在京都其实是行道树,到处都是。真是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