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之旅 - 蓝色地中海

2004年九月底

三天三夜乘三桅帆船沿着南土耳其的地中海慢慢转。。。途径三两小镇,很多小岛。我把大半时间花在看书写字上了。看的是这本在伊斯坦布尔买的《大篷车继续走》,作者是流亡海外的土耳其作家鄂凡·奥加(“The Caravan Moves on” by Irfan Orga)。

沿途的古城古迹都染上了书里的浓郁乡愁和浪漫色彩。这本薄薄的小书令这三天三夜的记忆在我心里永远褪着色,象一部老电影。上面的一些段落令我爱不释眼,读了又读。对土耳其的看法从此不再一样。一直想着,这段游记要和书里的故事混在一起写。可是懒惰的我迟迟没有动笔,到如今这本小书因为借给朋友又不小心被朋友失落在中美洲的某个小旅店里了。所以好像一段记忆从此模糊消失在时间的河里,没法看清。

那就模糊的写吧。

船出了法提耶(Fethiye),我为地中海水之宁静海水之篮而惊讶。热带亚热带的海里面见过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半島的热闹清澈,格拉配高群岛的远古风情,泰国普开岛的印度洋的南亚风光。没有一个比得上这地中海的篮。玻璃一般。晶莹透彻。水波不兴中行船。害怕晕船的我一点事都没有。舒服极了。随便停靠的小岛上就会在树木丛生里面露出废墟遗迹。没有人记得这些废墟的故事。人说土耳其好像露天博物馆,满眼都是古迹。多到没有人在乎的程度。慢慢地在游客的冷漠目光里消失掉。下水游泳可以透过潜望镜看到海底的废墟静静的和鱼群与珊瑚为伍,永远守住了他们的故事,一个字也不透露。

后来经过的小镇柯思(KAS)和利奇亚时代(Lycia)的古城萨米纳(Simena)都很有特色。

柯思依山傍海。我们到达的下午正是雨云凝聚,海港小城周围的高山上都是万马奔腾的云层。小城的崎岖石板小路和热闹的店铺在这种气氛里都有了世外和惊险小说的味道。逛街时开始大雨瓢泼,我们躲到店铺熙熙攘攘小街一家香料店里避雨,竟然因为不肯高价买任何香料而被老板赶出来!我回身对他怒目,用英文问“你是不是穆斯林?读不读古兰经?” 为此米粥同学十分佩服。当晚在我的日记本上写“Jean今天教育了一个穆斯林。” 其实当时只是惊奇的不行。出门在外从来没碰到过这种事情。想起三毛在马丘匹丘洪水泛滥逃难时对那个不肯让非旅行团的人上车的导游说的话。当时她问他,“你是不是基督徒?” 虽然我对古兰经不熟悉,但是想来在沙漠里游牧民族出身的宗教应该会有起码的收留路人的礼貌。何况是大雨倾盆的时候。其实雨中也是不错的。暖暖的空气,小城里满是茉莉花,香气扑鼻。雨小些时我们开始往回港口路上走,看到水果摊,买了巨大的石榴。汁多味美,一粒粒石榴晶莹如宝石。

萨米纳是个很小的岛。一应生活用品商品都要靠船从大陆运来。但是村民和气。作生意的也没有柯十那么贪。一派惬意的样子。我们遇到一只叫“七”的狗。走到山顶,是一个利奇亚时代的古城堡的残骸,和一些错落于古老橄榄树间的利奇亚时代的石棺。阳光干烈耀眼,地中海依然很篮。小亚细亚的历史环绕着我们,静静的。

这里的山都有了东方的味道,好像中国水墨画。

和船上的厨子水手混得很熟。他们都曾经服兵役。参加过和东土耳其库尔德人的战争。都痛恨杀戮。他们说库尔德那边的士兵也是一样,痛恨杀人。但是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大家都没有退路。退役后很久做恶梦。希望永远不要再有战争。

“古文明的消失令我对现代文明的命运不寒而栗。相比之下,我们的文明所能留给后人的真是微乎其微的.” – 鄂凡·奥加

蓝色地中海图片